日期:2018-10-06 17:09:30
1、吸入空气过多
喂奶姿势不正确,宝宝吃得太快太急,或宝宝吃得太慢,也有可能会让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吞入过多空气。如果未能及时拍嗝,或拍嗝方法不正确导致胃内空气未排出,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吐奶。
应对:
用正确的姿势喂宝宝,母乳喂养宝宝头枕着妈妈手臂,斜躺在妈妈怀里喝奶;人工喂养宝宝也应一样头枕手臂上半身呈45度角斜喝奶;同时注意时刻保持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空气进入奶嘴。
让宝宝专心吃奶:避免宝宝太饿时、哭闹时吃奶,避免宝宝吃奶时逗笑,避免宝宝边玩边吃,从小养成宝宝专心进食的习惯。
喝奶后用正确的方法给宝宝拍嗝,将胃内的空气排出体外,则会减少溢奶、吐奶状况。
2、喂食过饱、过量
如果食量合适,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只是嘴角溢出少许奶。如喂喂养不当如奶嘴孔太大、妈妈没把握好而导致喂食过量,就易导致大口大口吐奶。
应对:妈妈注意奶嘴口大小要合适;观察宝宝每餐进食量和定期的生长曲线,了解宝宝食量及时调整,避免吃得过饱,就可减少吐奶。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中的食物返回到食管的症状。
婴儿期宝宝胃的特点如图,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且食管末端括约肌和贲门较松弛不能很好地收缩所以闭锁功能差。正常进食时,食物吞咽被食道挤压进胃中混合胃酸开始消化,同时食管下段括约肌和贲门就应收缩以防止食物逆流。但是宝宝贲门括约肌未发育成熟做不到这点,所以就会造成宝宝胃里的奶反流到食管。
食物返到食管又返回胃里,是隐形的反流;而显性的反流可以上升进入口腔。显性反流有助于家长发现并积极改善,而隐形反流不仅家长不易发现,而且反流食物中混合的胃酸易对食管造成灼伤。
胃食管反流常发于2到4周宝宝大时,可持续到2岁,宝宝4个月大时是高发期,当宝宝学会站立和添加辅食后会逐渐好转。
如果宝宝持续有以下表现时,妈妈就要怀疑宝宝是不是胃食管反流:
喝奶时宝宝表现得不爱喝甚至哭闹或拒绝喝奶;
喝奶过程中或喝完奶后吐奶甚至严重的呕吐;
喝奶时吞咽困难;
不喝奶时也能常看见宝宝吞咽;
体重增加减缓’
反复咳嗽和喉咙发炎;
耳朵也频繁发炎;
睡眠也因此受到影响;
应对:
新生儿喝奶后小口的吐奶属于偶然的胃食管反流,只要注意拍嗝就可减少吐奶。对于出现以上胃食管反流严重现象的宝宝,其实也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一些调整让宝宝更舒服一些,直至宝宝长大后自行痊愈。
可以尝试少量多次进食;
进食后,禁止剧烈运动或摇晃宝宝,也禁止给宝宝洗澡和玩耍;
喂奶后的一个多小时内,尽量保证宝宝身体竖直。如果担心宝宝月龄小长时间竖抱对脊柱有压力家长可坐沙发身体向后斜靠,让宝宝竖着斜趴在家长肩头,即可减少重力带给宝宝脊柱的压力。
用正确的方法拍嗝;
如果宝宝平躺,一定要抬高上半身,右斜躺;
如果添加辅食了,可在奶里加入米粉把奶变粘稠,让奶不易反流。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吞咽能力进行添加。
当胃食管反流严重到影响宝宝睡眠,让宝宝非常烦躁不安甚至痛苦时,就应该即使征求医生意见。
4、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主要得依靠妈妈观察宝宝的日常症状。如果宝宝经常性地出现喂食配方奶后大口吐奶甚至强烈呕吐,如果再结合皮肤、呼吸道症状表现了解,同时就要怀疑宝宝有可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
表现在消化道的症状就是宝宝会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频繁呕吐、腹胀、腹泻、便血;
表现在皮肤上的症状就是宝宝会出现急性的荨麻疹或慢性湿疹;
表现在呼吸道的症状就是宝宝会频繁出现咳嗽、打喷嚏、气喘甚至哮喘的症状。
应对:
对于确认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来说饮食干预非常重要: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立刻停用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改用氨基酸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混合喂养或母乳喂养,妈妈饮食就必须避免所有含牛奶甚至鸡蛋和奶制品的食物。
防过敏奶粉,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和食用。
5、幽门狭窄
下图中清晰地展示了幽门狭窄的情况,幽门狭窄会导致胃中奶液无法顺利流入肠道。当宝宝2周到4个月时,如果每次喝奶后持续严重呕吐15到30分钟,那么家长就应该考虑带宝宝看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
幽门连接十二指肠处括约肌肥厚
6、其他疾病
如果宝宝患了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其他系统感染如中耳炎、泌尿道系统感染等,也会引起宝宝呕吐。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应立刻送医诊疗:
体重下降明显,生长曲线不正常;
呕吐物中含有其他物质如红色血液或绿色胆汁;
宝宝持续严重的腹痛或呕吐;
腹部胀气严重,肚子被撑得很大;
宝宝因为呕吐出现脱水,又补充不进液体;
宝宝的精神状态非常疲乏或烦躁易怒;
呕吐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
最后总结:
宝宝吐奶,可大可小。关键是月嫂要清楚导致宝宝吐奶的原因,然后总结观察宝宝在呕吐外的其他反应来判断情况。
如果宝宝生理或喂养不当导致的普通溢奶、吐奶,我们及时调整,是可以马上就改善的。
如果是后面几种情况,就应当及时就诊,请专业的儿科医生检查和确诊,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