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到养老院 老人心理要“过关”

日期:2018-10-27 10:33:15

从家到养老院 老人心理要“过关”

 “老了不想拖累儿女,就去养老院。”这是现在很多“未老人”的观念。但在众多老年人的观念里,在养老院养老的方式却让他们敏感和抗拒。很多刚刚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瞬间像变了一个人,从随和大度变得挑剔易怒。他们怎么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除了生活上的照料,养老机构又能不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这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

“老小孩儿”入院 出现各种“别扭”

专业心理师在与老人的接触中,分析出了初入养老机构的老人们那些不一样的“心思”这些老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交往人群,打破了习惯的生活规律,使他们不能很快融入,甚至很难适应机构的集体生活,导致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别扭”背后都是心中的一个坎儿

专业心理师们在与老人的接触中体会到,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最大区别是环境和生活方式。老人们在自己的家庭中生活了几十年,家庭和周围环境、人际关系,都让老人有安全感。一旦改变,首先就是安全感被破坏,与亲人的分离让他们紧张焦虑。由于养老服务对象大都是高龄老人,入住机构的老人,高龄、失能者占多数,在这个环境中,老人更容易自卑,担忧,他们不敢面对疾病、甚至是死亡。

再有,养老机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老人接触外界减少,获得的信息和得到的推崇也减少,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老人们进入了养老机构的门,需要过心理的“坎儿”,有的老人会压抑自己,也有的老人会用吵闹、抱怨、“找事儿”等方式来引起家人的注意或是达到重新回到家庭中的目的。

精神慰藉已写进服务规范
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出现的适应困难是明显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引入精情服务的理念,重点进行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和心理慰藉,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外,还要加强与老年人的交流,及时掌握老年人心理动态和精神变化,并注重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您的预约信息已经成功提交,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感谢您选择我们!

Thank you for choosing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