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当保姆的人
日期:2004-04-16 14:34:00
编辑手记: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行业,它堪称女性可从事的历史最悠久的职业。虽如此,每个时代家政的内容又有所不同。
如今,家政服务的内容从保洁、烹饪到看护婴幼儿、护理病人、照看老人都划分的细而又细,是一个专业服务领域。
对于从业者来说,需要学习大量的新东西,尤其对于缺乏城市生活经验、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妇女来说,进入这个领域需要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正如一首歌中唱道的: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昨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里我们讲述了几位从事家政工作的人的真实经历,她们同是从事家政,但各自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别,从她们的经历中,我们体会到家政工作以及这项工作对我们自身潜能的挖掘都还有着巨大的施展空间,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工作,对于每一个热爱家政工作的人来说,更是一个有趣的人生经历。
刘永莉:我的家政服务员学生
23岁的刘老师从山西临汾卫校一毕业就来到刚成立的北京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担任护理课教学,她说:“在这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却深深感到自己与学员一起成长,在教与学的相互交流中,我懂得了与人相处需要宽容、体贴、关心。在完善别人的时候,也在完善自己”。
家庭护理学涉及相当多的医学知识,讲到孕产妇知识时,年轻的学员刚接触时都很害羞。刘老师告诉学生面对疾病和病人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帮助她们打消心理禁忌。她说:“护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技能训练,学员先要在理论上吃透,在实战中不怕困难。尽量别让她们觉得老师讲得挺好,自己听起来也挺好,可就是没用。”
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从事护理工作各有所长,年轻的适合照顾小孩,而年纪大的对老人更有耐心。调查发现,许多农村姐妹对于从事照顾老人和卧床病人的工作都存有畏惧心理,刘老师启发她们:“他们都是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首先要有爱心,像照顾自己家里人一样。”家政服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员的服务意识,同时,也要告诉学员如何与户主保持正常距离和必要的沟通。碰到有需要照顾的男性病人时,学校事先会暗示户主,希望有家人在场陪伴,刘老师说:“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学员,给她们提供工作场所必要的安全感。”
作为农民的女儿,刘老师说:“我对农村生活知根知底,我了解她们的优点也看得到她们的不足,我们没有代沟。”刘老师经常会用这样的话来激励她们:“想想你们父母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想想他们在大太阳下耕作的艰辛,如果在这么好的环境下不努力,如果从这里毕业学不出来本领,你们怎能对得起父母。”
家政行业目前还不受社会重视,使得从业者跳槽率高达百分之五六十。刘老师说:“观念的转变不光是从业者,更多是雇主,尤其是那些有钱而又缺乏对家政服务员尊重的客户。”许多家政人员反映,与雇主整天朝夕相处,雇主一个肢体语言,一个眼神的表白,都可以在不经意间使这些心理脆弱的农村女性感受到歧视与伤害,令她们放弃和退却。一位学员说:“我希望有错误直接批评我,我会改正,最受不了客户对我的不尊重。”
学员的每一进步,都令老师开心。刘老师说:“她们来北京不光是工作,还上了一所社会大学。”从入学到离校虽然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但新学员与老学员站在一起就能明显感觉到精神气质的巨大差异,刘老师说:“她们站得直了,神情中有了自信,人也漂亮了。”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这些城市生活的规则对于希望做一个市民的农村人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常识。一位中年妇女对老师说:“原来带孩子也需要智力开发,尽管婴儿不会说话却也懂事。我的孩子虽然没受到这种教育,我要用这个办法来教育我的孙子辈。”从北京再回老家,学员们感到自己与同龄姐妹相比,精神更丰富了。
为了帮助来自山西的胡大姐说普通话,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们都煞费苦心,可越要求,她越紧张地说不出来,离校时老师们失望之极。可是,一年后,她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返校来见老师,令大家惊喜不已。刘老师说:“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时,都应该像胡大姐一样忍耐着,坚持下来。”
说到做老师的苦恼,刘老师说:“最怕听到学员在雇主家不辞而别的消息,学校费尽心力把她们从千里之外招来,又投入很大心力培训她们,让她们顺利就业。有的学员觉得在雇主家不舒服,不打招呼就走了。这让我们觉得所有付出全浪费了,心里特别难受。”
李晓云:想做现代女性
记者采访时,21岁的李晓云还是北京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一名学员,这位来自安徽省濉溪县的体格健壮、脸色红润的青春少女说:“我最羡慕的就是女强人。”以她的理解,女强人就是有自己事业的职业女性,这是晓云的向往。
她实事求是地说:“凭我现在的文化水平可能很难达到这个目标,但我会靠目前的职业挣一些资本,老师说家政服务业还有高级的呐。我很有兴趣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职业做好了,不仅为别人服务,也能为自己服务,对我们今后自己的生活也特别有用。”
晓云是长女,17岁初中毕业后,已干了3年农活。春播、夏忙、秋收,家里16亩地除草、装麦子的重体力劳动,由她和爸爸共同分担。一次,从村里广播中听到北京的学校来招生的消息,村支书特别找到她问:“愿不愿意去北京打工?”她说,并不是因为北京吸引了她,而是离家到外面闯闯的念头对年轻的晓云很有吸引力。
家里有房,吃穿也不缺,农业收入外,爸妈还在冬天做点小生意,但家里还是缺钱供弟妹上高中。她说:“弃学做工,并不是爸妈重男轻女,而是爸爸觉得三姊妹中,我最聪明,胆子也比较大,出去他比较放心。”
其实,晓云离家还想了一个美好心愿:让妈妈与舅母和好。原来,舅母与妈妈曾发生一些矛盾,聪明的晓云想:“我家没装电话,如果我去打工,把电话打到有电话的舅妈家,她一定得传达给我妈妈,一来二去的接触就会使她们的关系好转。”她说:“我很爱她们,妈妈养育了我,但在思想上,文化水平更高的舅妈更能理解我。”上天不负有心人,让晓云高兴的转机终于出现了,她远隔千里的思念电话消除了妈妈与舅妈的分歧与隔阂。
到北京已近一年的晓云学到了以前生活中闻所未闻的内容:烹饪、清洁、护理知识,不用说平常的护理常识,就是如何护理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她都能从医疗、饮食各方面处理的井井有条。她带着自己在京的诸多感受,给妈妈写了一封六页的长信,急于希望与家人分享,她说:“我认真想过,如果我在这个行业中做得好,就考虑劝父母也让妹妹中学毕业以后来这里,加入家政行业。”
晓云生活在一个有爱心的家庭里,父母没让她受什么委屈,即使犯了错误,爸爸从不粗暴打骂,但说出的话却很有分量,让她自省。她说:“刚来时,最担心就是如果到客户家受了委屈怎么办?最担心顾客贬低家政服务这个职业。”老师说:“如同对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家政行业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如果你在这个新兴行业里做好了,就是它的一个奠基人。”这番话,打消了晓云的自卑感和她对未来的消极想法。晓云说:“我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如果达不到会特别失望,更担心想重新振作会很难。现在,我能做得到的是成为这个职业中的合格一员。”
在老师眼里,晓云是个特别自信的姑娘,她说:“我是一个好胜心挺强的人,我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我理想的目标,起码我上岗之前心态很好。”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的锻炼,目前晓云是同期学员中不多的仍坚守在家政服务岗位的女性之一,她正兑现着自己的诺言,脚踏实地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史云云:我的工作很时尚
北京,上午8:30。史云云和其他上班族一样每天按时到一家公司上班,下午5:30下班。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她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而实际上她的身份是这家公司里一名高级员工的私人助理,她的雇主是一个年轻的女“白领”。
史云云今年22岁,河北保定人,去年从河北工业技术学校家政艺术专业大专毕业,随后来到北京,应聘于一家政公司,开始了她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生道路。作为该家政公司推出的服务职务“私人助理”,史云云算是很合适的人选,家政公司和雇主签订协议后,史云云就当上了目前社会上还不多的“私人助理”。
说到私人助理,人们印象中都是为明星、“大腕”服务的。据史云云介绍,现如今一些高级白领对私人助理颇感兴趣,像一些律师、金融理财师、营销经理等,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客户资料,接待客户来访或访问客户等,这些繁琐的工作大大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他们愿意请“私人助理”来协助自己,而私人助理不光能分担他们工作上的压力,而且可以身兼数职,是文秘、司机、家庭服务员、保育员、护理工、茶艺师等。说起“私人助理”,史云云滔滔不绝,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骄傲。
由于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史云云说,自己对当“私人助理”能挣多少钱并不在意,她注重的是能有这些工作经历,接触不同行业的人,能学习到很多东西。史云云目前服务的雇主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用史云云的话说,她现在的工作是每天帮雇主传递文件、打字录入、记考勤、接听电话等,也帮雇主做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如拜访客户、新人培训等,在工作中,本来是家政专业出身的史云云也学到不少保险业的知识。提到能在工作中了解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专业知识,史云云很是兴奋,她说,如果以后服务的雇主是医药营销人员,或者是银行业人员,自己岂不是又可以多学习一些医药业、银行业的知识了。目前市场上私人助理的价位是1000~1500元之间,一般情况私人助理的工资由雇主付给家政公司,然后由家政公司扣除管理费后再付给个人。史云云说,虽然现在她的收入不多,但刚毕业从外地来到北京,就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她真的很知足。况且目前的雇主对她也不错,即使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也从没有呵斥过她,只是和颜悦色地给她指出来,让她很感动,工作起来也就更卖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史云云说,自己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比以前要强好多。
史云云说,自己当初选择学家政专业,也是看中了家政市场的前景不错,尤其高级家政这块,属朝阳行业,市场空间很大。现在人们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质量也就会上一档次,自己不愿意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别人来做,尤其是一些高收入的人,对高级家政的需求更大。虽然一般的家政服务员倒不少,但真正受过专业教育,系统学习过的太少了,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像史云云学的家政专业,在学校学习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茶艺、室内设计、护理、幼儿教育、膳食营养学、办公自动化、心理学等,史云云说,现在让她去护理一个病人,给病人打针都没问题。
对于做家政这个工作是否会觉得面子上不好看这种说法,史云云说,她觉得不论做什么工作,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目前这个雇主要求只是在工作上给予辅助,如果生活上也需要她照顾,她也很愿意去做,并不觉得丢人。
提及将来,年轻的史云云充满了渴望。她说北京城市大,竞争激烈,压力大,但她觉得只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北京她会一直待下去,家政服务业她也会一直做下去。
施秀君:高级工程师下岗当保姆
施女士在记者反反复复的说服中接受了采访,最终又同意以真姓名见报,这位高级女工程师从事家政行业的心路历程,让记者深深感到,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下,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都将使我们受益无穷。
算起来,施秀君从事家政服务仅有一年多时间,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对家务事并不陌生,她说:“家里做是家政,家外做也是家政。”抱着这个想法,这位曾经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勇敢地第二次选择了自己的事业。
1998年,因企业效益不好,47岁的施女士被迫下岗。此前,她是从事精密仪器制造的四川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临下岗前,她寒心地发了一句牢骚:“学了一辈子,最后一切等于零”。
作为"老三届"毕业生,她经历了上山下乡又幸运地上了大学,成为大学同班同学中第一位高工。她说:“我一直坚持学习,工作需要什么我学什么。”41岁时,单位引进日本生产线,她开始学习日语,43岁时拿到日语大专文凭。她以多才多艺闻名于厂,业余爱好写作,摄影得过奖。下岗后,心灰意冷的她无所适从,几年都不摸笔,思维完全凝固了。同事说:“你在家是浪费人才!”2001年,企业破产了,同为高工的丈夫听到电视里刘欢唱的《重头再来》说:“这是唱给我们听的”。
过去,看到厂里一对高工夫妇退休后惟一的算术就是每日为柴米油盐到市场上与小贩杀价,施秀君还善意地与他们打趣;另一对朋友退休后抱着颐养天年的想法到国外看女儿,结果受刺激的是看到亲家公婆远比自己高龄,却欢快地工作着。
现实的困境让施秀君左奔右突,先后从事过推销等几种工作,勤于反思的她觉得,这些没着没落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2002年底,成都一家公司刊登广告招收高级家政学员,她眼前一亮,几经思考,终于瞒着家人报了名。4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那些将个人资料上网的学员很快都找到了工作,怀着矛盾的心理,她最终同意抛头露面把自己的照片等个人资料上网了。
没想到,一位香港客户很快点击了她,她是这批学员中年龄最大的,来自香港的聘请让她震动、眩晕,没想到自己还有希望,还能再次奋斗。宽容的丈夫同意她出远门开开眼界,但母亲却反对女儿如此年龄如此身份还要给别人带小孩子。
她说:“我最不愿听别人叫我‘保姆’,这个称呼总让我有一种歧视的感受,我希望别人尊重我的职业。”这位理性的女性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安慰自己说:“反正家里做是家政,在外做也是家政。”
毕竟52岁的人了,从事繁琐的家政服务对于施秀君来说,始终对年龄有心理压力,经过反复思考,她想明白了:“我输在年龄,却赢在知识面和情趣上。”香港的从业经历使她感受到,教育幼儿是家政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我虽然知识面很宽,但若论婴幼儿教育的专与深却不够”。她有意识地收集各地的儿歌、童谣、绕口令,把它们全部录入电脑,每天给自己留作业,背童谣、练习折纸游戏。她发现,一日三餐的烹调,按着名菜名谱做出来并不实惠,到是电视里每日一招的家常菜既简单又好吃。现在,她不仅擅长熟悉的川菜,还拿下了精致讲究的粤菜,她说:“从事家政工作既让我挣了钱,又丰富了我的生活。”
施女士看到,由于文化知识和眼界所限,进城的农村姐妹家政服务员的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受教育不足的女性常不知道如何化解压力、排遣郁闷,她思考良久,写出通俗易懂的《家政三字经》,她说:“我要告诉姐妹们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要勇敢地走出去。”施女士说:“家政服务工作仅仅是我未来从事家政教学的一种经验积累”,目前,她已经开始担任一些教学工作。但她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还有兴趣继续从事家政服务”。
李先生:培养“小阿姨”
“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这些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要把保姆当成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看待,让孩子在年轻时多看点书,多学点有用的知识,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在我这儿,我要做到让孩子学习、工作两不误。”在采访中,李先生多次对笔者重复这样的话,而且在与老先生聊的过程中,老先生一直都把家里用过的4个保姆,都称之为“那些孩子”,言语之中,能感受到老先生对“那些孩子”的浓浓亲情。
认识李先生,已有好长时间。早就听说过他对他家的保姆很好,支持保姆上学念书,为保姆的前途出谋划策,听了以后备受感动。这次提出要采访他,善良的老先生一再表示,做小事没必要上报纸,应老先生要求,只好不用真实姓名,也不用照片。
今年74岁的李先生退休前曾是一家报社的副总编辑,作为知识分子,老先生很清楚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因此,从1995年起到现在,在老先生家呆过的4个农村来的小保姆,无一例外地因学习读书而重新书写了人生。
1995年,老先生的老伴偏瘫卧床不起,老先生家就来了一个河南保姆,一位16岁的纯朴的农家姑娘小霞。“小霞当时的任务就是照顾老太太,我不用她照顾,所以当时她每天还是有空闲时间的,我就跟她说没事时多看点书,学点东西。”在老先生的参谋下,小霞选择了去成人中专学习财会。初中毕业的小霞利用在老先生家的时间边工作边学习,最后拿到了中专证书、会计证、电算化证,现在成了一家酒店的出纳。
据老先生介绍,老太太去世后,小霞也找了一份新工作,自己要求离开老先生家。1998年老先生家又来了一位江苏小姑娘小凤;2000年又来了一位河南的小红。和小霞一样,她们都学了财会,拿到中专证书,现在在北京都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在老先生家的小凯,初中刚毕业,老先生现在已让她在家看古典名著,照样支持她到外面念书。
在这几个保姆选择学习方向时,老先生总是给她们提建议:学实用的。曾经有一个保姆当时说学企业管理、营销,老先生建议她学财会、美容美发等有点技术性的专业。为这孩子就业考虑,老先生觉得学企业管理不实用,还是实用点好,最后她也学了财会,现在当了收银员。
为了支持小保姆们念书,李先生从各方面为她们提供条件:时间上不会因为家里有事让她们迟到或缺课;交学费有困难时老先生帮着交;伙食上老先生从来不挑剔,用老先生的话说就是做熟了就行了,所以这几个保姆在老先生家从没受过什么委屈,都很顺利地完成学业。
对每个刚到的小姑娘,老先生都会对她表态:“把这儿当成你自己的家,你愿意待到什么时候就待到什么时候。”老先生称用保姆和单位用人一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她们要信任,拿她们当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老先生的爱心、善举也得到这几个保姆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爱。每个保姆都亲切地叫老先生“爷爷”,从老先生家离开之后,逢年过节她们也都不忘给老先生打个电话,或给老先生捎点土特产。
小霞就曾跟老先生说:“爷爷对我太好了,对我要求不严格,我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不像是出门打工。”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