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1-01 14:24:00
2009年科交会上,退休工人周力健参展作品——手杖式多功能购物车火爆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2010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今日开幕,记者发现,除了72件新参展的民间发明,大批“象牙塔”成果也以十足的草根味,大赚百姓眼球。
在组委会支持下,记者昨日前往展馆探营,预览了参会的7000余个成果,并从中挑出一批可能在您未来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入侵者”,让您一睹为快。
A 机器人帮忙照顾老人
“打机器人主意”的发明者可不止一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分别设计出“智能服务机器人”和“家政服务机器人”,它们是本届科交会上最适合做保姆的机器人人选。
移动式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在一定范围内全方位自主移动,能自动绕开障碍,能使用多关节机器手臂灵巧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当然不是替想偷懒的小朋友做功课),还能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方式,任意设定机器人自主移动路径和服务功能,以及通过语音识别控制方式或远程遥控方式,让机器人随您的指令移动、转向、后退。对家庭而言,护理和照顾老人,是它目前最擅长的功课。
家政服务机器人似乎是个多面手,设计者赋予了它十项全能,包括:防盗监测、安全检查、患者监视、儿童教育、家电控制、家庭娱乐、物品搬运、报时催醒、电话接听、清洁卫生等。更不可思议的是,按照工作环境不同,家政服务机器人可以利用诸多传感器获取、识别和理解情景,自律地导航(像人一样思考和判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据介绍,家政服务机器人拥有良好的学习及适应能力,所具有的毫米级精度,使它不仅身手敏捷,而且可实时对变化中的环境情景作出准确判断和反应。
本届科交会上,由上海大学研制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具有自动行走和防止碰撞的功能。如果它肚子“饿”了,还能自动返回“觅食”,不会“撒娇”等你抱它回家充电。据研究者介绍,它具备安全检测和电池电量检测,拥有一定爬坡能力,干活时无需人指手画脚,遇到下雨还能自动躲避,是家庭庭院或公共绿地草坪修剪维护的好手。
B 电子礼仪官能鹦鹉学舌
北京交通大学带来的“发声电子胸标”,堪称最不失礼的礼仪官。这款可发声的电子胸标,是在现有胸标基础上,通过应用小巧而灵敏的水银开关设计出一个发声电路,从而在改变胸标倾斜度时,会鹦鹉学舌,不知疲倦地做你的传声筒。
发声电子胸标包括贴有图案纸的顶盖、底和固定于底上的胸针,胸标的顶盖和底之间镶嵌有一个电路板,其上的水银开关一端和语音芯片的管脚连接,结构非常简洁。
据发明人介绍,佩戴发声电子胸标者,在向其他人表示问候时,身体只要略微向前倾斜,胸标就会发出预先录入的问候。服务行业工作人员佩戴发声电子胸标,向客户鞠躬,不消张嘴,就有乖巧的电子伙伴代您发声问好,这也为先天失音的残疾人提供了新的服务性就业机会。当然,如果是天生贪玩的孩子,去爷爷、外婆家串门,只要戴上这款讲礼貌的胸标,即使忘记行见面礼,在你俯身低头换鞋的一刹那,那位小电子礼仪官就会帮你紧急救场。
C 天籁美声闹钟让你“自然醒”
夜猫子们最离不开也最痛恨的是闹钟,在同济大学研究者手中,闹钟则摇身变成温顺又不离职守的小媳妇。本届科交会亮相的“自然醒”的闹钟,让“河东狮吼”成为闹钟家族从此不屑提及的旁门左道。
据介绍,这件发明设计出发点在于尽可能让睡梦中人在设定的时间里自然醒来,避免传统闹钟粗暴吵闹对人体身心的伤害。“自然醒”闹钟设计可谓绞尽脑汁,研究者充分调动室内光线、音乐、语言唤醒等手段,力图把人舒缓地从梦乡中唤醒。种种手段和最后警铃及自动中止等,都可由使用者进行个性化设定。音乐、语言和警铃可通过电脑输入或由网站下载,也可由IC卡、无线信息输入或直接输入。这意味着无论是潺潺流水的自然之音,还是LADY GAGA或者苏珊大妈的天籁美声,都能由你决定是否加入每天清晨迎接你从梦里醒来的浅吟低唱中。
D 奶啤酒风味独特
天津科技大学为本届科交会带来“奶啤酒饮料的生产技术”,有意在长实现转化。据介绍,奶啤酒饮料是以鲜乳(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技术经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出的一种乳饮料。研究者告诉记者,这款新饮料兼具麦香味、酸奶风味和啤酒饮料风味的诸多特点,看上去呈均匀的乳白色。而且,奶啤酒含有微量酒精及二氧化碳气体,跟啤酒颇为相似,冷藏后饮用,风味更加独特。在生产过程中,奶啤酒因酒精含量不同,会生成两类产品:酒精含量>0.5%的为奶啤酒,酒精含量<0.5%的则为饮料。该产品填补了我国啤酒与乳品饮料行业此类产品的市场空白。
中国造迷你车呼之欲出
专家为国产汽车瘦身展开研讨
汽车以大为美的时代或暂告段落,瘦小精悍将成为新一代中国造的潮流。昨日,2010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首场专题论坛开讲,副市长何寄华出席并致辞。他认为,汽车产业兴起是长沙制造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的晴雨表,汽车产业拥有的硕长产业链,为区域工商繁荣、城市化普及、资源优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领域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以及来自国内和美国、比利时、英国等国的汽车研发与生产领域专家,围绕中国汽车瘦身等车身技术新课题展开研讨。
针对中国不少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空间发展赶不上车辆增长速度,以及国际能源压力加大等现实问题,不少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到应该借鉴“甲壳虫”、“Mini Cooper”等成功经验,改走小型化车身的时候了。在当日研讨中,专家还就汽车“换肤”——由滑溜如海豚的光面改为仿生非光滑表面,汽车容颜衰老——车身疲劳寿命预测,以及汽车“招风耳”——后视镜对载货汽车气动阻力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了解决之道。今日,有关汽车碰撞导致的车体“颅内伤”——驾驶室损害、“骨折”——车身纵梁和零部件破坏等汽车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将成为国内外专家交流和探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