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7-09 10:53:00
彭俊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食管胃肠外科主任,外科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国内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界知名中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委员,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外科学会委员及广东省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院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食管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至今主刀完成各类食管手术、胃手术、结直肠及肛门手术1000余例。
主讲人彭俊生教授
据统计,有3亿中国人正在忍受各种慢性胃病的困扰,中国已经戴上了胃病大国的帽子。 临床发现,30~40岁患上胃病的青壮年人数比20年前增长了30%。 保护胃、保住胃,我们怎样才能肩负起保“胃”的责任? 在3月21日的“名医有约——家庭医生健康大讲堂”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食管胃肠外科主任彭俊生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实例,给听众们倾囊传授了众多实用的保胃知识,并呼吁大家——保“胃”战,从今天开始!
“胃痛”Q&A 胃痛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症状,专家眼里的“胃痛“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听听彭教授的看法——
Q:为什么会胃痛? A:首先要明确一点,胃痛只是老百姓的说法,而医生通常说上腹痛、下腹痛等。为使老百姓明白,我这里就说“胃痛”。造成胃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肠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 Q:胃痛应该怎么办? A:及时就诊、接受正规治疗是最好的办法。 Q:看医生时,要描述哪些症状? A:在你面对医生时要尽可能描述怎么不舒服,胃痛有多久了,是持续还是阵发,疼痛的位置和后来是否一样,是否有呕吐、烧心、恶心。 Q:俗话说,久病成医,能不能自行对付胃痛的老毛病? A:最好不要自行用药。有些人胃痛时就吃些止痛药,反酸时就吃些止酸药,其实这是相当危险的。尽快找出病因,才能采取根本的治疗方法。幽门螺杆菌,成就诺贝尔奖
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由于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消化性溃疡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酸分泌抑制剂就可治愈“的疾病。曾经有一位病人受反复发作的溃疡病折磨多年,痛苦不堪,后来找到彭俊生教授,要求把胃切掉。其实,只有胃溃疡并发穿孔,大量出血或癌变等情况下,才需要手术。否则,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再巩固治疗 1~3个月,大部分胃溃疡是可以有效治愈的。
讲座现场
但是,彭俊生教授也指出,并非只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得进行根除治疗。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可引起细菌耐药),所以,满足以下条件者,才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① 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 ② 有胃癌家族史; ③ 伴有糜烂性十二指肠炎; ④ 消化不良症状经过常规的治疗效果差的病人。拒绝胃癌,我能做什么?
讲座现场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地区,其年死亡率居第二位,是癌症杀手中的“老二”,我国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胃癌。 不论哪种癌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都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最重要的措施。具体到胃癌,我们该如何做呢? 彭俊生教授首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原晓娟,美食家,《时尚先生》编辑部主任,同时,还是一名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晚期胃癌病人。2006年7月,原晓娟因胃部不适做胃镜检查,发现已是胃癌四期,出现了27个淋巴结转移。而在2005年5月,她作的体检还显示其身体健康。尽管她与癌症进行顽强抗争,但还是2007年4月,因癌细胞扩散而逝世。 本刊一位读者来信说:“我最近经常胃疼、上腹饱胀不适,这是否意味着患了胃癌呢?” 针对读者的问题,彭教授指出,早期胃癌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它可能无任何症状,或者与胃炎、消化道溃疡类似,而且吃些抗酸药也能缓解。因此,要从症状上区分是否患有胃癌,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国中青年的胃癌被发现时,相当多已是中晚期?既然从症状上无法区分,如何才能发现早期胃癌呢?”彭俊生教授强调:“胃镜,就是答案。”而原晓娟的悲剧,在于普通体检并没有胃镜项目。哪些人应当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预防胃癌?① 40岁以上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胃癌已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出现胃部不适,也应积极到医院检查;
② 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吃熏肉或腌制品);
③ 有萎缩性胃炎病史,超过两年未进行胃镜检查;50岁以上,出现腹部不适症状;不明原因两个月内体重减轻3公斤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手术五年后;发现胃息肉及其他良性肿瘤,经内镜治疗后两年内未查胃镜。
内镜治疗,使他免挨一刀
有一位88岁高龄的李将军,在作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窦前壁有一约小指甲大小的扁平隆起,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尽快手术本毋庸置疑,无奈他年事已高,手术风险极大,就诊的几家医院均不敢为其手术。辗转至胃肠专科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其胃癌尚属早期黏膜内癌,且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医生会诊后,一致认为胃镜下切除是可行的。 内镜手术的小创伤,高龄的李将军完全可以承受。如今已接受手术两年的李将军,多次检查均未发现癌症有复发和转移。内镜使他免挨一刀。 彭教授指出,胃癌的治疗原则就是:能切除,就切除。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于早期胃癌,如今已经可以免除开腹手术之苦。例如隆起型、高分化、病灶小于2厘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且没有淋巴结的转移的患者,可以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这种方式仅切除胃黏膜,而不用切胃,创伤小,恢复快。病变范围稍大,则可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癌肿进行局部切除。即使是晚期胃癌,能手术切除也尽量手术切除,术后进行化疗。